槟榔历史文化研究

宋代槟榔的海外贸易

作者 张作奇

《诸蕃志》是宋代赵汝适(公元1170~1231年)所著的一部海外地理名著。赵汝适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时曾询问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关于国家的地理、风土、物产等情况,收罗材料,撰成《诸蕃志》。书中记载占城、阇婆国、麻逸国等古国(地区)都盛产槟榔。其卷下《志物》槟榔条云:“小而尖者为鸡心槟榔,大而扁者为大腹子,食之可下气。鲜槟榔、盐槟榔皆出海南,鸡心、大腹子多出麻逸。”除了东南亚一带国家(地区)盛产槟榔之外,在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区也种植槟榔。《诸蕃志》卷下《海南》中则载:海南“惟槟榔、吉贝独盛”。

诸蕃志 卷下 志物

槟榔

槟榔,产诸番国及海南四州,交趾亦有之。木如棕榈,结子叶间如柳条,颗颗丛缀其上。春取之,为软槟榔,俗号槟榔鲜,极可口。夏秋采而乾之,为米槟榔,渍之以盐,为盐槟榔。小而尖者,为鸡心槟榔;大而扁者,为大腹子,食之可以下气。三佛齐取其汁为酒,商舶兴贩泉、广,税务岁收数万缗。惟海南最多。鲜槟榔、盐槟榔皆出海南,鸡心、大腹子多出麻逸。

诸蕃志 卷下 志物

海南

物货:海南土产,诸番皆有之;顾有优劣耳。其余物货,多与诸番同;惟槟榔、吉贝独盛。泉商兴贩,大率仰此。


2027e9f3cca84959a0c3db4551eccdae.jpg


在宋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包括槟榔在内的药物交易。各国通过贡奉、进献、贸易等方式将槟榔等药物输入到中国;中国的许多药物也以赠送或贸易方式外销到东南亚各国。《诸蕃志》中有大部分篇幅介绍东南亚各国的土产药物,以及与中国的药物贸易交换的内容。与中国有槟榔等药物交易的主要有交趾、占城、三佛齐、阇婆、渤泥等古国。

交趾在今越南北部;占城在今越南南部。赵宋王朝建立之始,交趾就“岁入贡,通关市,并海商人遂浮舶,贩易外国货。”据唐慎微《证类本草》等著作可知,当时从交趾输入的药物有沉香、槟榔等20余种。据《宝庆四明志》载,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年—1227年),仅从占城运到明州港(今浙江宁波)的药物就有沉香、槟榔、益智子、葫芦巴、大腹皮等数十种。据《诸蕃志》占城条云:“王每出朝,坐轮,使女三十人持剑盾或捧槟榔从。”

诸蕃志 卷上 志国

占城国

占城,东海路通广州,西接云南,南至真腊(今柬埔寨境内);北抵交趾,通邕州。

国都号新州,有县镇之名;甃砖为城,护以石塔。王出入乘象,或乘软布兜,四人舁之;头戴金帽,身披璎珞。王每出朝,坐轮,使女三十人持剑盾或捧槟榔从。官属谒见,膜拜一而止。白事毕,膜拜一而退。


005e850118634e959b76bbd8289541b1.jpg


三佛齐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历来是东西海道交通的重要枢纽。宋代,三佛齐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东南亚各古国中与中国药物交易最密切的国家之一。向宋输出了大批药物其中有30余次以“朝贡”为名的官方贩易。《诸蕃志》还载,三佛齐“有花酒、椰子酒、槟榔蜜酒,皆非曲蘖所酝,饮之亦醉”。

诸蕃志 卷上 志国

三佛齐国

三佛齐,间于真腊、暗婆之间;管州十有五,在泉之正南。冬月顺风,月余方至。

习水陆战,有所征伐,随时调发;立酋长率领,皆自备兵器、糗粮,临敌敢死,伯于诸国。无缗钱,止凿白金贸易。四时之气多热少寒,豢畜颇类中国。有花酒、椰子酒、槟榔蜜酒,皆非曲蘖所酝,饮之亦醉。

阇婆国在今印尼爪哇岛,与宋的药物交易也十分频繁。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神宗熙宁年间及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曾数次遣使贡象牙、珍珠、檀香、欢箱、槟榔、龙脑、丁香、无名异等物质。南宋时,从阇婆国来的商船常到泉州市舶司,所载的商货也是以药物居多。据《诸蕃志》阇婆国条云,该国盛产多种药物,除上述药物外,尚有犀角、简香、丁香、豆落、革澄茄、降真香、胡椒、硫黄、红花、苏木等十余种。中国商人到当地采买药物,往往受到尊重和优遇,“馆之宾舍,饮食丰洁”。

诸蕃志 卷上 志国

婆国

出象牙、犀角、真珠、龙脑、玳瑁、檀香、茴香、丁香、豆、荜澄茄、降真香、花簟、番剑、胡椒、槟榔、硫黄、红花、苏木、白鹦鹉,亦务蚕织,有杂色绣丝吉贝绫布。地不产茶。酒出于椰子及虾猱丹树之中;此树华人未曾见。或以桄榔、槟榔酿成,亦自清香。

渤泥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贡袱泪、檀香、象牙及各种龙脑万。《诸蕃志》渤泥条云,其国土产有各种龙脑、降真香、沉香、槟榔、欢唱等药物,商人们用中国丝锦、瓷器等与之博易,贩运龙脑、沉香等到中国。《诸蕃志》载:王每出巡,“从者五百余人,前持刀剑器械、后捧金盘贮香脑、槟榔等从。”在东南亚一带,槟榔在婚聘活动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婚聘先以酒,槟榔次之,指环又次之。”

诸蕃志 卷上 志国

渤泥国

渤泥国,在泉之东南;去阇婆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齐四十日程、去占城与麻逸各三十日程,皆以顺风为则。王居覆以贝多叶,民舍覆以草。王之服色略仿中国。若裸体跣足,则臂佩金圈、手带金鋉,以布缠身,坐绳床。出则施大布单,坐其上,众舁之,名曰软囊。从者五百余人,前持刀剑器械、后捧金盘贮香脑、槟榔等从;以战船百余只为卫。婚聘先以酒,槟榔次之,指环又次之;然后以吉贝布或量出金银成礼。

东南亚一带国家(地区)的人们自古就养成嚼食槟榔的习惯,由此也衍生以槟榔待客或用于婚聘等具有社会意义的文化,并流传至今。东南亚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槟榔本身特殊的属性是形成其槟榔文化的重要因素。

参阅文献

1.(宋)赵汝适.《诸蕃志》(钦定四库全书本)[M].

2.王元林,邓敏锐.东南亚槟榔文化探析[J].世界民族,2005(03):63-69.

3.王棣.宋代中国与东南亚药物交流缕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2(01):52-60+78.

(原载张作奇编著《槟榔百典》,待出版)